BonVision

香港公司赴美IPO趋势(2021-2025*年)

自2021年1月1日起,共有104家香港公司在美国证券交易所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在监管审查、市场波动和全球经济动态的复杂环境中前行。我们探讨了这一跨境金融格局的特点,揭示了香港在全球IPO活动中的角色。

图1. 香港公司按年份在美国申请IPO的情况

来源: S&P Capital IQ Pro

上述图表显示了2021年至2025年5月期间香港公司赴美IPO的分布情况。2022年仅有9宗IPO,直至2023年(24宗IPO)和2024年(37宗IPO)达到高峰,并在2025年5月显示出稳定的IPO进程,共有13宗IPO。

截至2025年5月12日,在这104家公司中,有59家公司已完成IPO,33家公司已宣布IPO,12家公司已终止或撤回IPO。图2显示了IPO状态的分布情况。在此期间,IPO完成率约为55%。

图2. IPO状态

来源: S&P Capital IQ Pro

图3显示了截至2025年5月12日,关于59宗已完成IPO的行业分布情况,涵盖9个行业的多样化格局。金融业以21家公司领先,例如Waton Financial Limited(NASDAQCM:WTF),市值为28.6792亿港元,反映出银行、投资和金融服务公司在美国资本市场的强大存在。工业类别紧随其后,有17家公司,知名参与者包括Skyline Builders Group Holding Limited(NASDAQCM:SKBL),市值为32.0540亿港元,显示出制造、建筑和物流领域的显著活动。消费品行业有7家公司,涵盖零售和休闲领域,而资讯科技和通讯服务各有5家公司,显示出科技和媒体企业的增长。材料、医疗保健、房地产和消费必需品行业参与度较低,各仅有1家公司,显示出新兴参与。其中,Regencell Bioscience Holdings Limited(NASDAQCM:RGC)拥有最大的市值,为476.5924亿港元。此行业分布凸显了金融和工业的主导地位,同时也逐渐向科技和消费驱动型行业多元化。

图3. 已完成IPO的行业分布情况

来源: S&P Capital IQ Pro

香港公司追求美国IPO主要针对三大交易所,即纳斯达克资本市场(NASDAQCM)、纳斯达克全球市场(NASDAQGM)以及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每个交易所根据公司规模、金融成熟度及市场目标提供不同的优势。

NASDAQCM专为规模较小、处于早期阶段的公司设计,这些公司专注于筹集资金,其上市要求在三大交易所中是最宽松的。NASDAQGM属于中层级别,针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公司,财务要求比NASDAQCM更严格。NYSE拥有最严格的上市要求,例如更高的市值和收入门槛,这反映了其对成熟蓝筹公司和稳定性导向行业的偏好。

在交易所选择方面,NASDAQCM是最主要的选择,受到小型公司的青睐,共有88次申请(84%)。另外两个交易所分别为NASDAQGM,共有6次申请(6%),以及NYSE,共有10次申请(10%)。图4显示了交易所分布的情况。

图4. 交易所分布

来源: S&P Capital IQ Pro

总结全文,2021年至2025年5月期间,104家香港公司在美国申请IPO反映了其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韧性及高适应力,并受到市场波动和经济动态的影响。此跨境金融活动凸显了香港作为亚洲企业连接东方创新与西方市场的桥梁角色,促进了资本与思想的动态交流。随着这些公司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现实,它们的经验为其他有意向国际上市的新兴市场公司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

在宏展国际,我们专注于为私人和上市公司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估值和咨询服务,涵盖多个行业,包括但不限于金融、科技、房地产、媒体与电信(TMT)、生物科技、贸易、制造和能源等。随着香港公司持续应对美国IPO的复杂性,我们已准备好为处于IPO或Pre-IPO阶段的公司提供定制的专业估值服务。我们也拥有为美国上市客户提供估值服务的丰富经验,这进一步加强了我们协助跨境上市的能力。我们提供全面的估值服务,确保公平且准确的评估,帮助公司吸引全球投资者。我们团队对市场趋势、监管要求及行业特定动态的严谨分析为客户提供了必要的洞察力,帮助他们提升可信度并追求真正的价值。

*数据截至2025年5月12日

滚动至顶部